一、校史沿革
內蒙古建筑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具有62年辦學歷史的建筑類高職名校,是內蒙古自治區唯一獨立設置的建筑類高等院校。學校始建于1956年,1958年改制為內蒙古建筑學院,1961年恢復中專建制。1979年至1989年,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和原國家教委批準,工業與民用建筑、建筑學、采暖通風和建筑企業管理4個專業共招收6屆普通本科班、5屆專科班。1994年被國家教育部評定為全國六所建筑類重點中專之一。1999年7月,經國家教育部和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獨立升格為普通高等院校。2007年被國家教育部、財政部確定為自治區首批“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立項建設單位,2010年6月通過國家驗收。2004年被自治區教育廳確定為自治區高職高專教育研究會理事長單位和自治區高職高專畢業生就業工作促進會理事長單位;2010年起擔任全國高職高專土建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單位(2015年更名為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單位)及下設市政工程類專業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2011年被教育部確定為首批自治區高職高專院校單獨招生試點院校,同年10月起擔任中國建設教育協會高職學生工作協作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2014年開始合作試辦應用型本科專業。2015年4月,承擔蒙古族及北疆少數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協同創新中心的古跡遺址保護與利用領域的協同創新任務。2016年5月,成為國家教育部確定的全國27所高職診改工作試點院校之一,同年獲批國家產教融合項目,成立了內蒙古建筑職業技術學院政行企校合作發展理事會。2017年8月,以自治區排名第一的成績被列為國家、自治區兩級優質高等職業院校立項建設單位。
二、辦學成果
序號 | 榮譽稱號 | 年度 | 授予部門 |
1 | 自治區高職高專院校改革試點單位 | 2004年3月 | 自治區政府 |
2 | 自治區高職高專教育研究會理事長單位 | 2004年 | 自治區教育廳 |
3 | 全國建設系統培訓工作先進單位 | 2004年8月 | 國家建設部 |
4 | 維護穩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 2002—2012年 | 自治區教育廳 |
5 | 自治區高職高專畢業生 就業工作促進會理事長單位 | 2004年 | 自治區教育廳 |
6 | 全區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先進單位 | 2005年8月 | 自治區高校工委自治區教育廳 |
7 | 國家建筑技術類職業教育示范性實訓基地 | 2005年12月 | 教育部、財政部 |
8 | 全區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 水平評估優秀院校 | 2006年4月 | 自治區教育廳 |
9 | 自治區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 | 2004—2007年 | 自治區教育廳 |
10 | “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 立項建設單位 | 2007年 | 教育部、財政部 |
11 | 內蒙古自治區高等學校 科技創新先導型院(系) | 2008年4月 | 自治區科技廳 自治區教育廳 |
12 | 全區高等院校體育工作評估優秀院校 | 2008年12月 | 自治區教育廳 大學生體育協會 |
13 | 全區普通高校大學生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進單位 | 2009年7月 | 自治區教育廳 |
14 | 全國就業工作先進集體 | 2009年 | 國家教育部 |
15 | 全國建筑類高職院校專業指導委員會 副主任委員單位 | 2010年 | 國家教育部 |
16 | 平安校園建設優秀成果單位 | 2013年 | 自治區教育廳 |
17 | 全國住房城鄉建設職業教育教學 指導委員會委員單位 | 2015年 | 國家建設部 |
18 | 蒙古族及北疆少數民族文化 傳承與發展協同創新中心 | 2015年4月 | 自治區教育廳 |
19 | 全區學校安全管理工作先進集體 | 2015年、2016年 | 自治區教育廳 |
20 | 內蒙古自治區建筑業協會常務理事單位 | 2016年 | 自治區建筑業協會 |
21 | 全國高職診改工作試點院校 | 2016年4月 | 國家教育部 |
22 | 自治區高校領導班子工作實績突出單位 | 2015年、2017年 | 自治區黨委組織部 自治區高校工委 |
23 | 優質高等職業院校立項建設單位 | 2017年8月 | 國家教育部 |
三、管理體制及機構設置
我校是自治區直屬普通全日制高等職業院校。學校設有建筑工程學院、建筑與規劃學院、裝飾與藝術設計學院、工程管理學院、機電與暖通工程學院、市政與路橋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山水綠景生態建設學院、公共課教學部、馬克思主義教學與研究部、軍體教學部、繼續教育學院等12個教學單位,44個招生專業,在校生9079人。
四、辦學基本條件
我校現有南北兩個校區,占地面積1316畝,校舍建筑總面積33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5.7億元。教學儀器設備總值9022萬元,當量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百名全日制在校生計算機臺數和多媒體語音實驗室座位數、生均教學用房等指標均達到或超過國家普通高校辦學條件要求。
學校館藏圖書62.1萬冊。建有1.8萬平方米的實習實訓大樓,功能齊全、設施先進,設有84個實訓室,能夠進行建筑施工、材料、測量、裝飾、采暖、通風、供熱、給排水、機電等專業的校內生產性實訓。不斷深化校企合作,校企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5個,在中國第二冶金建設公司、內蒙古第二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興泰建設集團等資質等級高、發展實力強的企業建設了校外企業實訓基地和頂崗實習基地164個。2017年3月,學校成立了BIM研究與應用中心,并以此為基礎,與企業共建了裝配式建筑生產實訓基地。
學校堅持“人才強校”戰略,大力加強師資隊伍和優秀教學團隊建設。現有教職工592人,專任教師465人,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專任教師305人,其中已取得博士學位和在讀博士21人;副高級以上職稱200人,其中正高級職稱34人,具備較高理論水平和豐富實踐經驗的“雙師”素質教師比例達到72%以上。現有9名教師在全國土建、交通等行指委任職。兼職教師(客座教授)資源庫220人,年均聘用兼職教師168人。學校實施“123名師工程”,即:培養10名在全國建筑類高職院校有知名度、20名在自治區高職院校有知名度、30名學院優秀青年教師,加快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的培養,形成了合理的人才梯隊結構。
學校獲得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1人,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榮譽者1人,獲得自治區師德標兵、三八紅旗手、勞動模范、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優秀教師、優秀德育工作者、優秀教育工作者、黃炎培職業教育獎等榮譽稱號25人。現有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自治區級優秀教學團隊12個;入選自治區建設行業專家庫166人,參與行業、地區標準制訂;有科研創新和技術服務團隊16個,科研機構7個,近三年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23項,主持生產技術服務項目年均47項,協助企業完成合同金額年均36.5億元。
近三年,在國家和自治區創新創業、職業技能大賽中,我校學生獲得三等獎以上獎項257項。
五、人才培養
學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立足內蒙,服務行業,面向區域,輻射全國,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的一線的實踐能力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建筑類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學校堅持“融通校企資源,共育塞外魯班”的辦學特色,依托建設行業,建立了以土建類專業為主干的專業群,開設44個專業,其中國家級重點專業6個,自治區級重點專業25個,合作試辦的應用型本科專業6個。有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2門、自治區級精品課程29門。有自治區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5項,二等獎5項。
學校秉持“五個基地”的辦學定位,以就業為導向,每年獨立舉辦畢業生供需見面會,先后與300余家區內外建筑企業建立了穩定的用人關系,形成了立體化的就業市場。近三年來畢業生一次就業率在95%以上,年內跟蹤就業率達100%,連續位居自治區高職高專院校之首,多次被評為“自治區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2009年被教育部評為“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建校60余年來,學校已為社會培養輸送了6.2萬名畢業生,被譽為是“培養建設人才的搖籃”。
六、社會服務
學校有校企合作的國家甲級資質的建筑勘察設計院,集建筑工程規劃、設計、咨詢于一體,近年來完成區內外大中型工業與民用建筑設計項目200余項。
內蒙古建筑職工培訓中心和建設行業職業技能鑒定站設在學校,是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承擔全區建設行業職工教育培訓的專門機構,承擔著國家和自治區建筑師、結構工程師、房地產估價師、城市規劃師、造價工程師、注冊建造師等高層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任務和建設行業30個工種的職業技能鑒定工作,近三年行業培訓與技能鑒定達2.8萬人次。
七、國家優質校建設
我校建設國家優質校的總目標是:緊扣產教融合,持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建設高水平的學校和專業,強化高質量的社會服務,推進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斷與改進,全面提升學校治理能力,激發學校辦學活力,加強技術技能積累,提升產業貢獻度,著力培養建設行業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
學校2015年底啟動承接《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項目(任務)工作,成立工作機構,制定實施方案,將建設國家優質校納入學校“十三五”發展規劃。目前,承接的四個項目、九項任務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優質校和骨干專業項目已建設一年,協同創新中心已有兩年的業績積累,創新創業素質課程完成核心教材的清樣,九個任務已落實到學校常規工作中,學校章程通過上級核準,診改工作正在全面推進。
八、交流合作
我校是自治區高職高專教育研究會和畢業生就業工作促進會兩個理事長單位,每年主持全區高職院校之間的教育教學改革研討、交流共建等活動。學校先后與青海建筑職業技術學院、新疆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等10所區內外院校建立了支援合作關系,與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建立了京蒙對口支援合作關系。目前,學校正積極探索中俄、中蒙校際交流機制,輻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以提升質量和引進優質教育資源為重點,與英國、美國、加拿大等發達國家以聯合辦學、專業共建和課程引進等方式進行學習和借鑒。先后與美國鹽湖城社區學院,澳大利亞啟思蒙學院,美國福克斯谷社區學院,加拿大亞崗昆應用文理學院、圣克萊爾學院建立了校際合作關系。
九、奮斗目標
目前,全校上下正緊緊圍繞“以文化建設為引領、打造良好育人環境;以制度創新為動力,提升學校治理水平;以專業建設為核心,深入推進產教融合;以教師發展為重點,激活教師自我發展動力;以信息化建設為支撐,推進智能校園建設;以內部質量體系建設為保障,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以技術技能積累與社會服務為切入點,提升行業貢獻度和多方滿意度;以國際交流與合作為紐帶,服務國家發展戰略”等八個方面的目標任務,主動適應國家發展新形勢,搶抓職教發展新機遇,凝心聚力,乘勢而上,全面實施創新發展行動計劃,為將學校建設成為“人才培養質量高、服務社會能力強、行業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優質高等職業院校”而努力奮斗。
版權所有 © 北京網庫英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中國114招生網 - 2020高考-中考-成考-自考-招生-中國知名招生考試信息門戶網!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勝古中路1號藍寶商務大廈402 郵編:100029
電話:010-80788512 傳真:010-80788512
ICP備案號:京ICP備12024748號-5 技術支持:中國網庫[
62.5]